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
大愛電視 2024年6月11日
少子化之下,老年人口增加明顯,台灣2025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,代表高齡人口超過20%,老老照顧或獨居狀況都會變多,長照機構的存在將更為重要。今年在新北林口,出現新北第一間、複合式長照機構,除了一般日照中心,也是失智、失能患者的住宿機構,而且主打免費提供給最弱勢的無子獨居長者,溫暖陪伴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。

獨居長者 譚爺爺:「我在想 早一點走,大家都可以免得麻煩,已經沒有用了嘛。」無子西瓜基金會主任 張志慧:「每天就是走路 走到山下,斜坡下面的圖書館,冬天可以避寒 夏天可以吹冷氣,問他說 你吃什麼,他總是 一個茶葉蛋,然後 可能一個是紅豆麵包。」

16歲、跟著父親來台,這一待、將近70年,譚爺爺晚年住所、僅僅兩坪,斑駁牆面、呼應處境,所有家當裝起來,也就架上那一卡皮箱這麼多。獨居長者 譚爺爺:「痛風 攝護腺(肥大) 血脂肪高,青光眼是慢慢來,走路可以看得到,但是好像有霧一樣。」

中年失去左眼,健康每況愈下,爺爺嘴上總說,無所謂、過一天是一天,但誰心裡沒有盼望。無子西瓜基金會主任 張志慧:「過年前有來看他的時候,其實我只是很擔心他,會不會衣服不夠,所以來送一些物資給他,到了他家的時候,我發覺他已經準備好皮箱了,然後棉被什麼也弄好了,他已經在樓下等我了,因為他以為我要,接他去天使居(長照機構)住。」

天使居創辦人 王建煊:「最苦難的 就是無子獨居老人,所以 總要有人站出來,我做 你做 他做 加起來,就是有很多苦難的老人,會得到照顧了。」曾任財政部長、監察院長,王建煊公務繁忙,仍對公益不遺餘力,有感國內高齡者快速增加,近年在新北興建複合式長照中心,四層樓建物中,有日照中心,可容納60位長輩。

天使居日照中心督導 鍾庭怡:「我每天個案到這邊來,他用瞳孔去辨識說 ,這是哪一位個案,這個部分 它會是跟移動軌跡,去做相輔相成的,長照機構內 最常最常發生的意外,就是跌倒,所以也可以透過這個軌跡去,觀察說 他到底在哪裡,發生這樣的異常事件。」

二樓和四樓,分別是失能或失智患者的、24小時住宿機構,空間主打高採光、溫暖色調,失智者照護模式更仿日本、團體家屋,打造客廳、廚房等居家感。天使居副秘書長莊金德:「服務就是比較中重度的失智老人,而且是有行動能力的失智老人,帶領他們過家庭生活,一起來掃地 一起洗個碗,這樣的照顧模式 基本上,一方面 一定比較人性化,二方面 可以延緩他失智惡化速度。」

天使居創辦人 王建煊:「44個(床位) 我們都是不收費,可能有一半是低收入戶,另外還有一半 他有錢,他說我老了 我獨居老人,你們做這個 我捐(錢)給你,那我說 你捐給我們,你就進來住天使居,我們照顧到你往生為止。」改變獨居長者晚年生活品質,取天使之名,盼生命最後一哩路、快樂像天使。天使居創辦人 王建煊:「天使居 它的基本動機就是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