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
2025-03-30 11:33 聯合報/ 記者 袁志豪/台南即時報導
四場講座活動結合律師、消化主治醫師陳韋志、地政士許麗美和保險專家林宜慧,提供跨領域的專業諮詢,協助長者打造安心、尊嚴的晚年生活規劃。記者袁志豪/攝影
 
高齡化社會浪潮來襲,成大法律系為協助長者及家屬提前規劃,確保晚年生活的自主性與尊嚴,昨天在悠然山莊舉辦首場講座;律師梁家瑜分享,長者應及早指定監護人及預立遺囑,在她的當事人中,最早在28歲即已擬好遺囑,避免將來家庭失和、子女糾紛。


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,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比例已達到14%,正式進入「高齡社會」;其中台南市,市府預估今年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37萬2499人,占全市人口20.3%,南市更正式進入「超高齡社會」。


長者在財產規劃、醫療決策等面臨諸多挑戰,台南市地政法學會與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、法律學系、成大法扶社推出「深化高齡權益保護社區法治教育計劃」,為南市長者免費辦理四場講座,讓長者與子女報名參加,昨天首場辦在悠然山莊安養中心。


副教授葉婉如補充,意定監護常見訴訟是長者晚年結識年輕伴侶,即指定伴侶作為作為監護人;若意定監護契約以書面簽訂,且委任人偕同受任人親自前往公證,作成公證書,法院將認可具有效力。等長者出現失智情況,子女才發現反而無法擔任監護人及處分財產,往往告上法院。


律師梁家瑜分享「如何運用監護制度照顧晚年生活」,以基本概念、法律架構及實務應用解析監護制度,為長者及家屬說明保障自身權益;她指出,監護制度分意定監護與法定監護,長者應提早自主指定監護人。


依據民法規定「意定監護者,謂本人與受任人約定,於本人受監護宣告時,受任人允為擔任監護人之契約」,也就是自己的監護人自己決定,以替代法院依職權選定監護人,此人不限法定監護所訂範圍之人,其執行職務範圍則依契約所訂。


至於法定監護,則是「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,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,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,法院得因本人、配偶、四親等內之親屬、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」等人或主管機關、社福機構聲請,由法院依職權指定監護人以及執行範圍。


梁家瑜提醒長者,除了透過監護制度保障自身權益,也應該提早預立遺囑,在她的當事人中,最年輕有28歲即已擬好遺囑;及早指定監護人及預立遺囑,可避免家庭失和、子女紛爭。


副教授葉婉如補充,意定監護常見訴訟是長者晚年結識年輕伴侶,即指定伴侶作為監護人;若契約有3人以上見證、當事人親筆簽名且經公證,法院將認可具有效力。等長者出現失智情況,子女才發現反而無法擔任監護人及處分財產,往往告上法院。


台南市地政法學會副理事長、律師鄭嘉慧分享「運用監護制度確保自主意思及晚年生活」,如果長者沒有指定,之後若出現不能自理情況,子女可以書面向法院聲請,需要負擔裁判費用1000元,醫院鑑定費用約8千元至2.5萬元,視醫院等級費用不同。


當成為監護人,就要負責管理受監護人的日常生活,包括飲食起居、安全維護等;並有醫療行為同意權,負責受監護人醫療養護事宜,管理受監護人財產。不過,監護人於執行職務時,因故意或過失,導致生損害,也應負賠償責任。


鄭嘉慧說明,如果監護人不適任,法院可改定監護人;另外,意定監護在法院監護宣告前,當事人或受任人得隨時撤回,即使已經宣告,雙方仍可聲請終止。若當事人受監護原因消滅時,也可聲請撤銷監護宣告。


昨天山莊長者加上陪同子女約50人出席,眾人聚精會神聆聽,互動踴躍,一名百歲人瑞提問「如果我擬好遺囑,用LINE打字傳給小孩,這樣有效嗎?」梁家瑜回答「這樣無效喔!」民法上5種立遺囑方式,分別是自書、公證、密封、代筆以及口授遺囑,用LINE打字法院不會認可。


台南市地政法學會副理事長黃偉琳指出,首場講座活動結合律師、消化主治醫師陳韋志、地政士許麗美和保險專家林宜慧,提供跨領域的專業諮詢,協助長者打造安心、尊嚴的晚年生活規劃,其他場次也歡迎長者到「臺南市地政法學會」臉書粉絲專頁免費報名參加。


接下來三個場次主題分別為「高齡者身體長照與醫療」、「高齡者農地利用與傳承!不要以為老年人好騙」、「晚年不動產稅務規劃」,時間分別為4月19日、5月10日、6月14日,均在周六下午時段;地點分別為文賢路日照中心、新化區農會、永康區復華夜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