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![]() |
鄭佑漢採訪 2025年4月16日 |
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,因COVID-19疫情對長者健康構成重大威脅,也造成醫療資源造成龐大壓力。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與立法委員今天(16日)召開記者會呼籲,應建立完善分級醫療,強化基層診所篩檢與輕症照護能力,降低長輩肺炎重症風險。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前幾年因COVID-19疫情,呼吸道傳染病造成高齡人口健康重大威脅,也對台灣醫療體系的資源造成龐大壓力。民進黨立委王正旭、黃秀芳及蔡易餘與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今天(16日)共同舉辦「長者肺炎基層醫療把關 有效分級防治」記者會,並邀請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及多位公衛專家齊聲呼籲,應建立完善分級醫療網絡,強化基層診所第一線篩檢與輕症照護能力,實現「健康台灣」願景。 台灣活力老化協會理事長吳玉琴表示,台灣「戰後嬰兒潮」世代(61歲至79歲)人口已達499.6萬人,佔總人口21.4%,是屬於感染呼吸道疾病後,容易中、重症的高風險族群。她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呼籲台灣應整合新冠、流感、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等篩檢機制,並比照韓國將高風險年齡門檻提前至60歲,前瞻部署防疫政策。 王正旭指出,長者感染呼吸道疾病後病程進展迅速,若無法在第一線獲得及時診治,易導致病情惡化與轉診延誤。他強調,唯有擴充基層醫療篩檢量能,結合健保資源調整給付制度,才能真正降低長者重症風險,緩解大型醫院壓力,王正旭說:『(原音) 那如何能夠讓基層診所,發揮它最具體戰力,讓我們的長者 再不需要透過比較繁複的一些,因為有症狀需要到不同的醫療、大型醫院去處理,就能夠在就近或好厝邊的診所,就得到很好的一個處理模式。』 台大公衛衛生學系教授陳秀熙指出,台灣基層社區診所防疫經驗豐富,政府應善用基層力量建立分級防疫公衛醫療網,有效處置呼吸道傳染病輕症患者,避免醫院急重症及罕病照護服務受到民眾就醫需求排擠。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回應,目前65歲以上長者雖可接種流感、新冠及兩種肺炎鏈球菌疫苗(PPV23與PCV13),但完成施打率僅約25%。未來將推動可單劑施打的PCV20新型疫苗,簡化流程、提升接種意願。另在診斷與治療方面,目前流感與新冠抗病毒藥物均已納入社區合約診所,由基層診所開立佔比達5至8成,顯示基層醫療在防疫前線的實質貢獻,為高齡社會化超前部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