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![]() |
2025-05-16 11:29 聯合報/ 記者 林琮恩/台北即時報導 |
![]() | |
為協助高齡者找回人生意義及生活目標,衛福部社家署培訓120位種子講師,至各地社區關懷據點,提供「懷舊課程」等內容,協助高齡者探索自身內心。記者林琮恩/攝影 | |
衛福部調查顯示,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憂鬱症盛行率達16.7%。為協助高齡者找回人生意義及生活目標,衛福部社家署培訓120位種子講師,至各地社區關懷據點,提供「懷舊課程」等內容,協助高齡者探索自身內心,盼藉此讓他們心靈更穩定踏實。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,這對長輩心理健康,以及與家庭社會間的互動,都具有創新意義。 台灣民政系統鄰里數量共7499個,社區中最基礎的社福單位「社區關懷據點」,截至今年3月為止,全台已布建5022處,涵蓋率超過6成。 呂建德表示,過去社區關懷據點多提供老人共餐、健康促進等基礎服務,本次透過「創新講師培力計畫」,導入「靈性關懷」概念,設計12堂課幫助長輩認識自己,並進行生命歷程回顧,「上一輩都很辛苦,一輩子照顧家人,沒有好好照顧自己。」 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說,國民平均余命延長,許多長輩面臨空巢期,失去人生目標及方向感,生活感到不踏實,講師透過創新課程,帶領長輩找到人生重心,內容安排包括懷舊、園藝課程等,可幫助長輩在熟悉的生活中,找到容易感到心靈滿足的事物,協助穩定長輩心理狀態,在不再需要追求事業成功、買房買車的「第三人生中」,找到生活重心。 周道君表示,這些課程雖不是「直接的憂鬱防治」,但透過尋找生活目標,也可減輕長輩寂寞憂鬱感受。今年預計培訓120位種子講師,編列預算300萬,以每位講師一周可在5處據點上課,每處據點服務30位長輩推估,每周服務量可達1萬8千餘人,涵蓋效率高。所培訓的種子講師,許多是社區據點出身的講師,不只服務自家據點,也能在周邊據點上課。 才20多歲,來自基隆市的種子講師陳柏蓉說,自己曾經帶領長輩進行一項「尊嚴探索」課程,內容是要長輩畫自畫像,盼藉此讓長輩釐清自己想成為的樣子,認清自身價值所在,一位阿姨在紙上畫下穿上七彩比基尼的模樣,一問之下才知道,她曾經中風,雖參加據點活動,但不太與人互動,之所以畫下比基尼,是因為從小都沒穿過,一直想穿一次圓夢。 另一組種子講師於記者會現場,要周道君在畫紙上畫下最喜歡的食物。他用簡單線條畫了一塊蔥油餅,並解釋,第一次吃到蔥油餅,是父親於颱風假期間買回來給自己吃,當時一塊蔥油餅只要5毛錢,現在物價上漲,一塊蔥油餅要三、四十元以上,但自己還是常帶家人去吃,因為吃的不是蔥油餅,而是與父親的童年回憶。 |